六月的蝉鸣编织着离别的序章,却也奏响了新征程的号角。6月6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课程中心2025届毕业典礼在北外校园拉开帷幕。这场以“星帆万里 梦启华章”为主题的盛会,不仅是对三年青春的总结,更是一曲关于成长、传承与未来的壮歌。
01
红毯上的“璀璨星光”:成长之路的高光时刻
典礼前夕,毕业生与家长携手走过象征成长的红毯。镜头定格下少年们挺拔的身影:他们曾是课堂上求知若渴的学子,是实验室里反复推演的探索者,是辩论赛中据理力争的思辨者……而今,他们以自信的步伐跨越时光之门,红毯两侧的掌声与欢呼,既是告别,亦是加冕。
02
致辞中的“未来锦囊”:从个体到世界的联结
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憧憬的时刻,毕业典礼的致辞环节犹如一盏明灯,为毕业生们照亮未来的道路。每一位致辞者都怀揣着对毕业生的殷切期望,他们的话语如同一个个珍贵的 “未来锦囊”,将从个体成长延伸至世界联结的智慧和力量传递给即将踏上新征程的学子们。
领导致辞:在“十二个字”里看见未来
“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本领”,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党委副书记陈媛媛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外老教授们的亲切回信中提出的这十二个字为锚点,勾勒出教育的深层底色。她回顾了北外ICC家校共育的种种举措,不同维度的对话是同频的期待;也分享了毕业生升学的喜人数据,数据背后则是“扎实努力+专业引领”的双向奔赴。陈书记更寄语毕业生们,带着北外风骨,在更辽阔的天地间“传锋芒,守初心”。
特邀嘉宾致辞:成就具有中国深度与全球广度的人生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谢韬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在毕业典礼上深情寄语毕业生:大学的真谛在于通识教育对完整人格的塑造,大学生活既需深耕专业领域,更应广泛涉猎人文经典,让艺术陶冶心灵,以哲学启迪智慧,用历史观照现实。他特别勉励同学们以开放胸怀拥抱多元文化,在跨文明对话中建立跨越国界的朋友圈,让不同背景的思想碰撞成为滋养全球视野的沃土。谢教授最后强调,北外人当以博雅之学为舟,以兼容并包为帆,在知识融合与文明互鉴中,成就具有中国深度与全球广度的人生。
校长致辞:母校港湾助追梦征程
北外ICC校长马天骁用一个又一个活动温情回顾了2025届毕业生的三年时光,并将这段经历称为“壮丽远航”,毕业不是终点,而是新篇章的开始。希望毕业生追寻自我,构建丰盈内心世界,同时不忘北外ICC的灯塔作用。北外ICC校友会也会大力整合资源,响应广大校友所需,积极推动和大型实习就业平台的合作,为校友们留学期间的暑期实习提供支持和便利。此外,她也对非毕业班同学提出期望,鼓励他们以学长学姐为榜样,把握当下,扎实付出,勇敢追梦。
家长致辞:两代留学生的文明对话
袁明轩、郑明辕姐妹的家长作为千禧年前后的留学生代表,以“混血智慧(Hybrid Intelligence)”为核心,对比了两代人的留学图景:从“克服文化休克”到“用ChatGPT润色文书”,从“震惊于机房设备”到“用双思维看世界”,折射出中国教育的进步与文化自信的崛起。她赠给毕业生三件“行囊”:以文化罗盘锚定中西平衡,以创新勇气拥抱科技与人文共振,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锚定自我。
03
分享中的成长切片:听见成长的“解题密码”
在师生访谈环节中,升学规划师孙迪与教师代表宋杨、毕业生代表曾子牛和张静雯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共同揭开了个人成长与大学申请的核心密码——强烈的内驱力、自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抗压能力以及善于沟通与分享。这场对话既是学霸方法论的精粹,更是对学弟学妹们的深情赠礼——在追梦路上既要善用战略路径,更要善寻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
04
仪式里的“记忆定格”:从独立到传承的蜕变
毕业典礼的仪式,是时光的定格,是青春的烙印,更是成长的见证。在这一系列庄重而温馨的仪式中,同学们将经历从独立走向传承的蜕变。每一个仪式环节都承载着深厚的意义,它们如同串串珍珠,串联起过去三年的美好时光,也为未来的人生旅程赋予了新的使命与担当。
拨穗时刻:流苏拨转间的学术传承
金色穗丝从右至左划过的轨迹,串联起三载春秋的求索——从初入校园时青涩的困惑,到如今手握世界一流大学Offer的从容,庄重的仪式宣告着同学们从“北外ICCer”到“世界公民”的身份升级。
成人礼赞:以青春之名赴担当之约
成人礼不仅是一场仪式,更是一堂关于责任、感恩与独立的公开课,为学子们即将展开的全球征程注入精神力量。同学们列队而立,在领誓人的带领下,齐声宣读成人誓言,字字句句皆是青春的承诺,是蜕变的宣言,更是对未来的召唤。
纸短情长:亲情的双向奔赴
言语或许无法道尽所有情感,但文字能将心底最深的爱永恒留存。亲子互读手写信环节,家长以信笺诉说“从引领者到守望者”的角色转变,学生则以笔墨倾诉对父母多年付出的感恩。当信纸展开,泪水与笑容交织,三年来未说出口的深情,让全场为之动容。
校友联结:全球成长故事启幕
毕业不是终点,而是新阶段的起点。一枚校友徽章,既是与美好过往的链接,更是向精彩未来的瞭望。近年来,北外ICC校友在国内外研究生申请、博士深造、职场探索中屡创佳绩。值此毕业之际,海外校友也发来短片与学弟学妹们分享海外留学、求职点滴,用亲身经历为大家勾勒出世界舞台的轮廓,展现了从北外ICC到世界的多元发展可能,也向新校友们发出了集结的邀请。
05
数据背后的教育答卷:从升学到成长的跨越
2025届的升学战绩堪称亮眼:截至2025年6月4日,2025届毕业生已收到来自世界43所大学的171封预录取Offer,包含牛津大学的2封面试邀请,1封帝国理工,14封UCL,英国G5超级精英大学的录取率首次达到47%,中国香港方向斩获了6封预录取,其中,1封来自含金量极高的香港大学法学院,1封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计算机专业,4封来自香港城市大学。QS世界大学排名Top30大学的录取率达到81%,Top50大学的录取率达到94%。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加拿大、中国香港等高校提供的奖学金金额累计达到400万元人民币。
但比数据更动人的,是教学团队“专业引领与日常鼓励”的坚守,是升学规划团队“发现与引导”的启迪,是运营团队“细致入微与循循善诱”的守望,更是学生“自主探索与越过山丘”的勇气。这份超越数字的青春叙事,终将成为北外ICC精神图谱中最璀璨的星河。
毕业典礼并非终点,而是北外ICC学子“向心而行”的全新集结!愿你们始终胸怀家国,以赤诚为舵锚定航向;放眼寰宇,以开放为疆驰骋理想;锤炼专业,以智慧为刃劈波斩浪。在充满无限可能与挑战的未来征途上,用文化沟通世界,用思辨洞察真知,用行动诠释担当。此刻镜头定格的笑靥,是青春最闪耀的勋章;明日步履所向的远方,是世界正期待的回响。 愿你们心之所向,行之所往,在时代的潮头,书写无愧于北外ICCer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