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外国际“少年研究员”第四期培养计划启动
北外国际2019-03-26

2019年3月21日是一年中的春分,也是2019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以下简称“北外国际”)“少年研究员”第四期培养计划启动的日子。北外国际“少年研究员”项目以实证性科研活动为核心,以中国文化传承为主要内容,以团队合作为形式,通过大学教师全方位的指导,培养学生在思辨能力、科研方法、团队合作、学术写作、时间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为学生未来国际化发展奠定基础。
项目初期,通过严格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审核和筛选,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课程中心和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各有16名优秀中学生成功入选了第四期少年研究员项目。21日,这32名青春洋溢的少年们齐聚北外国际大厦,正式开始为期9个月的研究学习。

1

启动仪式由项目导师负责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沈忆文老师主持,沈老师向大家正式介绍了本次研究的主题和导师分组。本次依旧延续“少年研究员”关于“北京非遗”的研究方向为主题,选择“传拓技艺”和“北京内画鼻烟壶”作为研究对象。当听到可以在项目中亲自体验一下这两项“非遗”技艺时,在座的研究员小伙伴们已经非常期待、跃跃欲试了。

2

作为“研究员”项目大家庭的成员们,第三期的学长学姐们也纷纷来支招。本次每个研究小组都会有一名第三期的优秀研究员担任“研究员学生大使”,来帮助他们理解研究内容和收集数据。第三期的学姐张舒娴也以“过来人”的身份,给大家分享了上一年研究员项目的研究过程和收获。随后,沈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研究员项目的原则、过程、要求等。
在本次项目中,研究员们将根据各小组的题目,通过学习质性研究方法,完成5000字的中、英文学术论文写作,论文成稿也将由外研社最终发表。

3

仪式启动后,北京市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杨飞给研究员们带来了“浅谈非遗”的讲座。杨飞介绍了什么是非遗、非遗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及一些非遗典型项目。讲座中,杨飞以分享故事的形式,让大家认识到了非遗保护与文化自信和文化辨识度的关系,引发同学们思考:学习非遗为什么会让人变得与众不同?带着问题,研究员们愈发感到“非遗”的魅力所在。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让我们珍惜时光,心中有芳菲,共同期待本次研究员们的华丽绽放!